(一)本项目主要依托学科的优势与特色简介
本项目以海洋科学为重点建设学科,以大气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为支撑学科,以广东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技术重点实验室、陆架边缘海气候-资源-环境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具有国家认证资质的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省与国家海洋局省部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等为科研支撑平台,围绕着广东海洋环境变化、海洋生态安全、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重大社会需求,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与灾害预警服务,为国家南海海洋综合示范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海洋科学在广东省属于紧缺和特色学科,是广东省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广东省一级学科优势重点学科。设置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大气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本科专业,建有从本科、硕士(含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人才培养体系。2014-2015年中国科教评价网,对学科实力和研究生教育学科排名列第5;建有6个省厅市级教学科研平台,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实验室总面积8000m2。
经过20年的建设,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以双聘院士、珠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领衔,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具有良好国际化学术背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6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1人。珠江学者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8人。
近三年来,本学科立足南海,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已形成了“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变化”、“陆架边缘海生物地球化学与物理过程耦合”、“近海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海洋遥感信息技术及应用研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公益专项等30项,省部级项目35项,市厅级及其他科研项目96项,科研经费达9582万元。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科研论文308篇,编写专著2部,获得专利22项,获省部市级科研奖励9项。
(二)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及前期研究基础,拟重点突破或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预期成效等。
(1)海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探讨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不同尺度动力过程的响应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陆-海-气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完善现有的陆-海-气耦合相互作用理论;
(2)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机制:揭示南海生源要素收支的主要特征及其调控机制,探讨海洋动力过程对陆架边缘海生源要素收支的影响,检验边缘海生源要素的“风生输运”和“陆架泵”假设,建立陆架边缘海生源要素输送机理的理论框架;
(3)海洋环境变化与灾害预警技术:基于空中无人机和海洋卫星遥感、海面船舶调查、海洋潜标、海底原位监测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建立和发展物理-生物化学数值模拟技术,研发台风、赤潮、缺氧区、海岸污染排放等灾害的预警技术,在广东海洋灾害频发区、重要港湾和规模化养殖区提供海洋灾害监测与预警服务。
以上三个研究方向有机联系为:方向(1)重点研究在陆-海-气相互作用的背景下,海洋不同尺度过程的响应,以及这些响应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为方向(2)提供物理背景场,为方向(3)监测预报提供理论基础;方向(2)主要研究在物理场的作用下,研究南海生物化学过程与调控机制,可为方向(3)提供理论支撑;方向(3)主要开展社会服务,为南海海洋变化、生态安全、减灾防灾提供技术支撑。
(1)重点突破在大气强迫作用下,陆-海-气耦合相互作用机制、海洋不同尺度动力过程响应与生态环境效应;
(2)揭示南海物理过程在生源要素收支平衡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小尺度物理过程对生物泵调控机制;
(3)在广东沿海重化工业园区、重要港湾和规模化养殖区,建立海洋灾害监测与预报技术示范应用平台,提高灾害预警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