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 年 7 月 1 日,西沙气象人向广东省气象局发出第一份气象观测报告,填补了南海西沙站点的空白,从此国内外天气图上有了“59981”——西沙气象电报的区站号。每份电报的第一组,是世界气 象 组 织(WMO)规 定 的 全 球 气 象 站 统 一 编 发 气 象 观 测 报 告 的代号。
关于西沙气象站的故事,我想从一首歌说起。“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歌中唱出的这一串闪耀着光芒的明珠,就是我可爱的第二故乡——西沙群岛。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让孩童时的我久久不能忘却。没想到,15 年后,我因工作需要被调往坐落于永兴岛的西沙气象台工作。
在永兴岛工作期间,我从老同志的讲述中知道了西沙气象站建站初期的点滴。1957 年 2 月,广东省气象工作会议正式宣布了在西沙永兴岛建地面观测站的决定。当时参会的汪海泳(时任涠洲岛气象站副站长)得知这一消息,便邀一同参会的孙孟辉(时任北海气象台报务组组长),一起向广东省气象局局长刘铁平请战,要求去西沙建站。当时,汪海泳 21 岁,孙孟辉 23 岁。西沙建站的重任就这样落在这两位年轻人的身上。让我肃然起敬又为之动容的是,汪老前辈为 赶 赴 西 沙 建 站,毅 然 放 弃 了 被 送 去 北 京 大 学 研 读 气 象 专 业 的机会。
那时,西沙永兴岛没有基础设施和大型船只,只有乘坐渔民的帆船。茫茫大海上,遇上风浪和溺涌的小小的渔船好像一片树叶在海上漂流、翻滚。当时入住的小茅棚、杉板房经常被台风摧毁,前辈常常居无定所。
上西沙工作的人,不但要克服晕船呕吐,还要面临岛上工作“高气温、高湿气、高盐分”的恶劣环境。同时还面临着“四没有”的局面,一是没有码头,船只停泊在海上,要用小艇来回接驳人和物件,非常危险;二是没有淡水,靠盛接雨水解决饮用问题;三是没有通信工具,靠气象电台与大陆联系;四是没有政府和军队守卫,只能自行组织民兵保卫海岛。当时,永兴岛上寥无人烟,要在此荒岛上建立气象观测站,只能靠着气象人白手起家,异常艰苦。
听老前辈们说,西沙建站初期,美国海军水上侦察飞机隔三差五飞来永兴岛上空侦察挑衅。美国军机飞得很低,比风向杆高不了多少。机上美军打开舱门,用摄像机拍摄地面时,甚至还可以清晰地看见机上人员的性别和服饰。
气象人扛枪值班,同时遵照上级“不开第一枪”的指示。听西沙第二任站长蔡周风老前辈回忆,当时永兴岛上还没有行政机构,于是气象站便主动将美国军机侵犯我国领空的时间、活动情况记录下来,用电台报告上级并转报外交部。1959 年 2 月,中共西南中沙群岛工作委员会和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成立,这项使命才由西沙气象站转交给西沙工委负责。岁月俨然,我也为西沙气象人坚守和捍卫国土,维护国家主权做出的努力感到自豪。
1978 年 8 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回海南行政区气象台。后来的40 多年间,我曾多次出差永兴岛,每次上岛都感触很深。随着三沙设市,三沙市气象局在 2012 年 8 月 9 日经中国气象局批准成立。自此,三沙气象事业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台站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气象观测站网不断优化……
66 年风雨沉浮,一代又一代三沙气象人胸怀“国之大者”,为维护南海主权、“一带一路”建设和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无论是初创者心中“新中国的西沙气象资料不能永远是空白”的伟大抱负,抑或是新一代口中“环境再恶劣也得干,因为我是气象人”的豪迈誓言,无不在践行“坚守、严谨、敬业、奉献、传承”的三沙气象人精神。
(该文曾于2023 年 8 月 21 日在中国气象报发表)
【注】 59981为西沙气象电报的区站号,是世界气象组织(WMO)规定的全球气象站统一编发气象观测报告的代号,在每份电报的第一组,用五位数字表示,其中前两位数字是区号,后三位数字是气象站号。
作者1975年在西沙工作的工作照
(作者简介:李树广,中共党员。毕业于原湛江气象学校电子技术专业,海南省气象局退休干部。退休前曾任职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党办主任。)